《毕业季》 毕业季——一个充满希望和感动的季节。欢笑声连连,泪水满溢,我们在这个时刻感受到人生的重大转折。 我喜欢毕业季的气氛,因为它不仅带来了对未来的憧憬,还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梦想。看到哥哥与爸妈拍起毕业照,见证学长学姐上台领奖,我不禁想象:我毕业时会是什么样子呢? “吸引力法则:明年就轮到你了!加油!” 父母无条件的支持是我在求学生涯中最强大的后盾。他们的爱和信任提醒我,要努力学业,写好论文,毕业后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积累经验,再尽快考研——不要啃老,因为我没有条件可以这样耗下去。 生活中的不确定性常常让人感到窒息。我会担心论文最终会是什么样子,能否与临床心理学相关,成绩是否能再提升,能否获得一等学位,是否能成为最杰出的毕业生,考研是否能成功? 即将毕业的我们就像在跑一场无限马拉松。不确定能否抵达终点,也不知道还要跑多久才能到达。我们不停地问前方的人还有多久会到,试探着前方的风景是否值得我们用尽全力向前奔跑。 所以这条路到底有没有尽头,有没有出口? 成为临床心理师一直是我的第一志愿,也是我在生活中前进的最大动力。这个专业不热门,也没有特别吃香。有人说这是阿猪阿狗都会念的科系,有人说读这科没有前途,赚不多。有人说这条路会很辛苦,不读硕士根本找不到工作。甚至有学长学姐会劝退,问我确定要读这科吗,以我的成绩读这科是否浪费了。 那天出门遇到老朋友。 “你是国大的医学生吧?” 我摇摇头,“心理学系,三年级。” “哦哦你没拿到第一志愿吧?被拒了?” 其实,这不是我第一次听到类似的话了。我常想,是我表现得不够热爱吗? “生命必须保持清醒,也混沌不明。” 我,清醒吗? 那天为了完成作业,访问了一位毕业近十年的学姐。她从事这个行业已久,有在政府部门打工的心酸,也有在私立诊所打拼的无奈。她回忆起当年写论文的恐惧,也提到老师鄙视他们作品时的痛苦,质问他们当硕士生的资格。她说多年打工的薪水永远不够,想升职还得看辈分,工作上也有很多额外的事务要处理。 听了这么多苦涩的经历,应该会退缩吧?但奇怪的是,那场访问后,我反而更加坚定。我知道这条路很辛苦,很不容易,但我有一种强烈的感觉,这是我一生想做的事,这件事会让我有成就感。 以前成绩一出来,很多人质疑——真的不出国吗?不会浪费吗?怎么不去读医学?心理学,是不是你的后备方案? 每当这些问题出现,我感觉每个人都在拼命戳破我像泡泡一样的志...
Koo-dose to you.
Random shower thoughts x